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9日电 (通讯员 王昕月)青海郭隆至甘肃武胜第三回750千伏线路工程G2063号铁塔近日完成最后一节塔材吊装就位,至此甘肃段126基铁塔全部组立完成。
“武郭工程(甘肃段)沿线山地超过92%,在铁塔组立阶段,通过引入标准化中型、重型货运索道,有效克服了地形限制,弥补了轻型货运索道对单体重量大、无法拆分的材料及设备的运输能力等问题,并配有新型货运索道安全自动化控制装置,提高索道运输的安全性、智能性。”武郭工程业主项目经理张剑伟介绍说。
青海郭隆至甘肃武胜第三回750千伏线路工程,起于青海与甘肃省界2001号塔,终于永登县武胜驿镇西侧已建武胜750kV变电站。定位路径长度67.956km。共126基塔基,其中转角塔(含终端塔和换位塔)44基,直线塔82基。沿线海拔高度在1800~3000m之间。主要地形为一般山地,部分高山大岭,少量平地。
在该工程铁塔组立过程中,甘肃电力电网建设事业部以科技创新为手段,创新应用“铁塔组立防磨多用途一体化加工与应用”新工法,大幅提升了组塔施工效率,降低了安全风险,保证了塔材不受磨损,安全保质高效完成126基铁塔组立施工,为工程按照既定计划建成投产奠定了扎实基础。
据了解,“铁塔组立防磨多用途一体化加工与应用”新工法为国网甘肃电力首创,也是首次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。传统工艺吊装塔片需采取内垫外包措施,吊点不稳定,同时在吊装过程中容易磨损塔材镀锌。
而采用“铁塔组立防磨多用途一体化加工与应用”新工法施工眼板直接由塔厂加工在塔身主材上,保证吊点强度及吊装稳定性,达到减少吊装过程中吊绳与塔材摩擦,保护塔材镀锌层的目的,保证施工质量。同时,相比传统工法内垫外包或吊带绑扎吊装方式节约时间,使用钢丝绳更少,经测算,可减少工期2天。
下一步,甘肃电力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“铁塔组立防磨多用途一体化加工与应用”新工法,为青豫工程清洁能源外送、促进新能源消纳、助力“双碳”目标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做出“甘肃表率”。 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