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铁沿线
耸立着一座座通信铁塔
负责高铁运行中的传输指令和接收信号
在铁塔周围
活跃着一群鲜为人知的“90”后
他们行走在45米的高空
在零下三、四十度的极寒天气下
守护着高铁的运行安全
牡佳高铁是中国最东端高铁,需要穿林海跨雪原,通讯信号会受到很大影响。在沿线的深山密林中,45米高的通信铁塔,承担着传输信号的任务,他们相当于高铁列车的“眼睛”和“耳朵”。如果通信出现问题,将会造成高铁列车降速甚至停车。每天早上,都会有多名90后的小伙子登上通信铁塔,对铁塔上的通信设备调试维护。
检修的基站位于山顶,车开不上去,牡丹江电务段的这些小伙子只能踩着没膝的积雪徒步上山。
在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,特别消耗大家的体力,不到2公里的距离,他们要走上半个小时。虽然天气特别冷,但他们经常走出一身汗。
牡丹江电务段高铁通信车间?工长?潘玉龙
上山就是这样,越走越热,你别看现在咱暖和,到时候就该冷了。
日常的登塔作业平均每五天一次,但在春运期间,为了确保牡佳高铁的运行安全,工人们每两天都要登上铁塔一次。通信设备核心部件传感器架设在45米高的铁塔上,相当于15层楼的高度。工人登顶一次就需要近20分钟,在塔顶作业时还能真切地感受到铁塔在微微摇晃,这考验的不仅是工人的体力,还包括胆量和毅力。一开始,大家都有些害怕,后来爬的次数多了,干的次数多了,也就习惯了。
牡丹江电务段高铁通信车间?通信工?赛奇
你是没上过塔,你不知道塔上的风景有多好,高铁从下面一过,特别美,就是因为我们做这些慢功夫,它才能跑得那么快!
崭新的高铁线,年轻的铁路人。野外的工作条件虽然艰苦,但这些“90后”总能找到快乐。守护高铁沿线偏僻山区的高塔,他们用青春的汗水,保障着千万旅客的平安和团圆。